逃课


逃课的基本原理及师生关系的物质基础与发展

  要了解一个事物或现象,必须先去了解事物的历史,要谈论逃课与点名,离不开课堂的历史,往上追溯,我们很容易想到孔子为代表的私人讲学模式,不出所料,在孔子的相关性在中,也出现了逃课现象,朽木不可雕,也粪土之墙不可圬,于予与何诛?这句话正是骂宰我的白天逃课睡觉行为。但其实孔子生气的是在我白天不学习而睡觉的现象,即使鲁迅,周树人也在他自传中写道,他在私塾先生加上课时逃课去爬树而被责罚的故事。从这些历史中明白,逃课是随着课堂的出现而出现的,其具有必然性,他是历史的,现实的和伴随的。

  回到现代化的课堂上,要分析现在生活中学生的逃课行为,不能必须先做课堂本,先进行研究,在这里,我把课堂分类为以下几类

  • 兴趣类课程,最理想的课程,学生本身感兴趣,努力想学的课程,遗憾的是就很少见
  • 专业枯燥课。就是学生专业的核心课,但是比较枯燥,很难啃。
  • 通识水课。这是学校规定的通识教育课,通常在学生群体中被认作为水课。
  • 实验课。是与专业课配套的实验课,但由于重做实验高度麻烦,所以学生对实验课也十分重视,一般不会逃课。

  有了这些课程分类依据,我们更能很好的讨论逃课的行为以及逃课的分类。

  • 临时有事的,这种逃课原因是最常见的,因为比赛,科研社团这些种种都是学生最常遇到的情况。但是为什么选择逃课而不选择请假呢?就是因为请假会扣平时分,导致平时分下降。
  • 水课不想上。这种原因也普遍存在于大学新生中,因为他们有着最多的通识类课程,对于水课学生自认为学不到什么有用的知识,也不重要,故水课逃课的现象十分常见;
  • 专业枯燥课。这里可往往学生自己也明白非常重要,但无奈课程确实枯燥,在这种情况下,学生有逃课,自己看网课学习的现象,因为网课的速度可以自我调整。

  那么发生在毛概课上的逃课形象有什么原因呢?我认为除了确实临时有事之外,还有两种原因。

  • 一种是认为水课不想上,上了也学不到什么东西。
  • 另一种则是另一个极端,上课效率低,有人选择自己找个空教室刷题酷或者看书学习。

  说完了逃课再来看看点名是工具是老师来制约学生的方法,也是区分学生平时分的方法,那么这里也要对此抛出一个新的问题,学生和老师到底是什么关系呢?

  作为唯物主义者关系,来源于利益和情感,这里我把情感也算成了物质,为什么呢?因为我认为确实的情感是对某一行为的出发点之一。

  • 从利益的角度来看,学生和老师没有根本上的矛盾,或者甚至没有矛盾,有时候学生和老师是利益共同体,老师的表彰需要优秀的学生,而学生的奖学金也需要优秀的老师。

  • 从情感的角度上来看,老师满足于教会学生知识,也会生气,于学生不上进,不学习。分析了这些原因,我们对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得出一点结论了,老师和学生是类似同伴的关系。

  那么,为什么会演变成逃课与点名这种对抗性的事情呢?很遗憾,我才疏学浅,只能说一点,自己不全面的见解,老师并不是一对一的,而是一对一对的,所以老师需要考虑全局利益。
  如果让老师和学生走向互利共赢的生活方式呢?我认为需要多加配师资,更多的老师进行小班化教学,这样既可以提高教育质量,又能改善师生关系,而就唯一的问题在于钱从哪来?社会和政府是很难拿出这么一大笔钱的,对于这个问题,我想再拖一拖,再想一想,我下一篇文章再来分析。


Author: Dark Arc
Reprint policy: 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are used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CC BY 4.0 reprint policy. If reproduced, please indicate source Dark Arc !
评论
  TOC